|
年轻老师频频被举报,名头花样繁多
李萌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,今年上半年刚刚入职湖北某公立小学,她自诉今年上半年已被家长举报10余次,理由多种多样。有家长觉得作业太少的,有家长觉得太难的,有家长觉得孩子座位太靠后,还有家长觉得老师管教太过。更离奇的是,还有家长举报李萌“点外卖,导致学生放学后缠着家长点外卖”,“穿裙子妖里妖气,不像个正经人”,而后面这两种理由的举报则让李萌无法接受,甚至还在反思她是不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得罪了某个家长。
扩大化的举报,严重影响老师正常工作
举报本是有关部门赋予家长监督老师工作的权利,目前似乎被部分家长滥用了。老师们一旦被举报,就免不了要接受批评、接受惩罚,长此以往,不仅没有了工作热情,甚至都不再愿意干这份工作。面对记者采访,有部分老师说出了心声“越来越不想管事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现在批评学生都害怕被家长举报”。俗话说“严师出高徒”,学生在学知识的年纪碰上严格的老师是好事,但是在家长过度干预下,老师连正常工作都进行不下去了,又哪敢管教学生。这样的结果看似是家长在护子,实则是害子。
学校是否可以做缓冲区,缓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?
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,老师受雇于学校,所以校方应该有责任和能力当好这两者之间的缓冲区。面对不合理的举报,校方直接出面解决,这样不仅保护了老师,更体现了自身的底气和硬气,学校不是消费场所,老师不是服务员,不是家长说啥就是说。
我们常说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,一个畏首畏尾的领路人又怎么带学生走向康庄大道呢。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,家长们长点心吧。 |
|